查古籍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 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配伍] 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口眼歪斜;配攒竹治眼睑(目闰)动。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 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配伍] 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口眼歪斜;配攒竹治眼睑(目闰)动。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