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灸学》 (15) 肩髃 Jiānyú

    [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解剖] 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主治] 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配伍] 配肩髎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 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