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肺俞(三椎下各开寸半。)心俞(五椎下各开寸半。)肝俞(九椎下各开寸半。)脾俞(十三椎下各开寸半。)肾俞(十四椎下各开寸半。)
按《难经》云:『阴病行阳,故令俞在阳(背曰阳,俞皆在背)。』
东垣曰:『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脏俞,是人之受天外风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收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
(公元 280 年? )晋.王熙(叔和)着。十卷。搜集后汉以前的医学著作,阐述脉象 24 种,并论述脏腑、经络 、病证、治则、预后等。
肺俞(三椎下各开寸半。)心俞(五椎下各开寸半。)肝俞(九椎下各开寸半。)脾俞(十三椎下各开寸半。)肾俞(十四椎下各开寸半。)
按《难经》云:『阴病行阳,故令俞在阳(背曰阳,俞皆在背)。』
东垣曰:『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脏俞,是人之受天外风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收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