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十六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铜人》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主脊强不得俯仰,腰痛,腹中气胀,绕脐切痛,多食身瘦,肠鸣,大小便不利,洞泄食不化,小腹绞痛。
东垣云:『中燥治在大肠俞。』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十六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铜人》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主脊强不得俯仰,腰痛,腹中气胀,绕脐切痛,多食身瘦,肠鸣,大小便不利,洞泄食不化,小腹绞痛。
东垣云:『中燥治在大肠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