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肘内廉节后,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向头得之。手少阴心脉所入为合水。《铜人》针三分,灸三壮。甄权云:『不宜灸,针五分。』《甲乙》针二分,留三呼,泻五呼,不宜灸。《素注》灸五壮。《资生》云:『数说不同,要之非大急不灸。』
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胁下痛,四肢不得举,齿痛,脑风头痛,气逆噫哕,瘰疬,心疼,手颤健忘。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肘内廉节后,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向头得之。手少阴心脉所入为合水。《铜人》针三分,灸三壮。甄权云:『不宜灸,针五分。』《甲乙》针二分,留三呼,泻五呼,不宜灸。《素注》灸五壮。《资生》云:『数说不同,要之非大急不灸。』
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胁下痛,四肢不得举,齿痛,脑风头痛,气逆噫哕,瘰疬,心疼,手颤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