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灸大成》 阴蹻脉

    考穴:照海二穴,肾经。足内踝下陷中,令人稳坐,两足底相合取之。针一寸二分,主脏腑病,与列缺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翻便紧。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快气气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阴蹻脉

    ○凡治后症,必先取照海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小便淋涩不通:阴陵泉三阴交关冲合谷。

    小腹冷痛,小便频数:气海关元肾俞三阴交。

    膀胱七疝、贲豚等症:大敦阑门丹田三阴交涌泉章门大陵。

    偏坠水肾,肿大如升:大敦曲泉然谷三阴交归来阑门膀胱俞肾俞(横纹可灸七壮)。

    乳弦疝气,发时冲心痛:带脉涌泉太溪大敦。

    小便淋血不止,阴器痛:阴谷涌泉三阴交。

    遗精白浊,小便频数:关元白环俞太溪三阴交。

    夜梦鬼交,遗精不禁:中极膏肓心俞然谷肾俞。

    妇人难产,子掬母心不能下,胎衣不去:巨阙合谷三阴交至阴(灸效)。

    女人大便不通:申脉阴陵泉三阴交太溪。

    妇人产后脐腹痛,恶露不已:水分关元膏肓三阴交。

    妇人脾气、血蛊、水蛊、气蛊、石蛊:膻中水分(治水)关元气海三里行间(治血)公孙(治气)内庭(治石)支沟三阴交。

    女人血分单腹气喘:下脘膻中气海三里行间。

    女人血气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皆痛,头目昏沉:肾俞百会膏肓曲池合谷绝骨。

    老人虚损,手足转筋,不能举动:承山阳陵泉临泣太冲尺泽合谷。

    霍乱吐泻,手足转筋:京骨三里承山曲池腕骨尺泽阳陵泉。

    寒湿脚气,发热大痛:太冲委中三阴交。

    肾虚脚气红肿,大热不退:气冲太溪公孙三阴交血海委中。

    干脚气,膝头并内踝及五指疼痛:膝关昆仑绝骨委中阳陵泉三阴交。

    浑身胀满,浮肿生水:气海三里曲池合谷内庭行间三阴交。

    单腹蛊胀,气喘不息:膻中气海水分三里行间三阴交。

    心腹胀大如盆:中脘膻中水分三阴交。

    四肢、面目浮肿大不退:人中合谷三里临泣曲池三阴交。

    妇人虚损形瘦,赤白带下:百劳肾俞关元三阴交。

    女人子宫久冷,不受胎孕:中极三阴交子宫。

    女人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阳交内庭合谷。

    室女月水不调,脐腹痛疼:肾俞三阴交关元。

    妇人产难,不能分娩:合谷三阴交独阴。

    ○杨氏治症:

    气血两蛊:行间关元水分公孙气海临泣。

    五心烦热:内关涌泉十宣大陵合谷四花。

    气攻胸痛:通里大陵。

    心内怔忡:心俞内关神门。

    咽喉闭塞:少商风池照海。

    虚阳自脱:心俞然谷肾俞中极三阴交。

    上八法,先刺主症之穴,随病左右上下所在,取诸应穴,仍循扪导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须要停针待气,使上下相接,快然无所苦,而后出针。或用艾灸亦可。在乎临时机变,不可专拘于针也。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
  • 作者:
    孙一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