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膺部腹部横寸,并用对乳间横折作八寸。膺腹横寸取穴,悉依上法。直寸取穴,依中行心蔽骨下至脐,共折八寸。人无蔽骨者,取歧骨下至脐心,共折九寸取之。脐下至毛际横骨,折作五寸。天突至膻中,折作八寸,下行一寸六分为中庭,上取天突,下至中庭,共折九寸六分。
手足部、并背部横寸,并用中指寸取之。
中指同身寸图:
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廷,两横纹头相去为一寸。取稻秆心量,或用薄篾量,皆易折而不伸缩为准,用绳则伸缩不便,故多不准。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膺部腹部横寸,并用对乳间横折作八寸。膺腹横寸取穴,悉依上法。直寸取穴,依中行心蔽骨下至脐,共折八寸。人无蔽骨者,取歧骨下至脐心,共折九寸取之。脐下至毛际横骨,折作五寸。天突至膻中,折作八寸,下行一寸六分为中庭,上取天突,下至中庭,共折九寸六分。
手足部、并背部横寸,并用中指寸取之。
中指同身寸图:
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廷,两横纹头相去为一寸。取稻秆心量,或用薄篾量,皆易折而不伸缩为准,用绳则伸缩不便,故多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