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
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四针掌后大陵穴,入寸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名鬼路,火针三下七 ,第六却寻大杼上,入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九针间使鬼市上,十针上星名鬼堂。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孤穴只单通。此是先师真口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
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四针掌后大陵穴,入寸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名鬼路,火针三下七 ,第六却寻大杼上,入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九针间使鬼市上,十针上星名鬼堂。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孤穴只单通。此是先师真口诀,狂猖恶鬼走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