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寒热邪气,客于经络,使血气痞涩。初生作细瘰 ,或如梅李核大,或如 干,或圆或长,长者至五六分,不过一寸。或一或两三相连,时发寒热,仍脓血不止,谓之漏也。皆是五脏六腑之气不和,致血气不足,而受寒热邪气。然 者,有鼠 、蝼蛄 、蚯蚓、蛴螬等 ,以其于当病名处说之也。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寒热邪气,客于经络,使血气痞涩。初生作细瘰 ,或如梅李核大,或如 干,或圆或长,长者至五六分,不过一寸。或一或两三相连,时发寒热,仍脓血不止,谓之漏也。皆是五脏六腑之气不和,致血气不足,而受寒热邪气。然 者,有鼠 、蝼蛄 、蚯蚓、蛴螬等 ,以其于当病名处说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