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伤寒,是寒气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腠理闭密,气不得宣泄,蕴积毒瓦斯,故头痛、体疼而壮热。其鼻衄,是热搏于气,而乘于血也。肺候身之皮毛,其气开窍于鼻。蕴寒先客皮肤,搏于气而成热,热乘于血,血得热而妄行,发从鼻出者,名鼻衄也。
凡候热病而应衄者,其人壮热,频发汗,汗不出,或未及发汗,而鼻燥喘息,鼻气鸣即衄。凡衄,小儿止一升数合,则热因之得歇;若一升二升者,死。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伤寒,是寒气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腠理闭密,气不得宣泄,蕴积毒瓦斯,故头痛、体疼而壮热。其鼻衄,是热搏于气,而乘于血也。肺候身之皮毛,其气开窍于鼻。蕴寒先客皮肤,搏于气而成热,热乘于血,血得热而妄行,发从鼻出者,名鼻衄也。
凡候热病而应衄者,其人壮热,频发汗,汗不出,或未及发汗,而鼻燥喘息,鼻气鸣即衄。凡衄,小儿止一升数合,则热因之得歇;若一升二升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