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人痈疽,发于背上,或生于头顶,或生于胸腹,或生于手、足、臂、腿、腰、脐之间,前阴粪门之际,一服立消,已溃者即敛。
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一两,当归二两,元参一两
水五碗,煎八分,空心服,一剂,尽化为无有矣。切勿嫌其药料之重,减去分两,则功亦减半矣。
庚生按∶此方消散红肿、痈毒、疔疖及高肿疼痛之症极效,如平塌麻木色白之症不可用。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凡人痈疽,发于背上,或生于头顶,或生于胸腹,或生于手、足、臂、腿、腰、脐之间,前阴粪门之际,一服立消,已溃者即敛。
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一两,当归二两,元参一两
水五碗,煎八分,空心服,一剂,尽化为无有矣。切勿嫌其药料之重,减去分两,则功亦减半矣。
庚生按∶此方消散红肿、痈毒、疔疖及高肿疼痛之症极效,如平塌麻木色白之症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