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查古籍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疔疮者,风邪毒瓦斯搏于肌肉所生也。凡有十种∶一者,疮头乌而强凹;二者,疮头白而肿实;三者,疮头如豆 色;四者,疮头似葩红色;五者,疮头内有黑脉;六者,疮头赤红而浮虚;七者,疮头葩而黄;八者,疮头如金薄;九者,疮头如茱萸;十得,疮头如石榴子。
亦有初如风轸气,搔破青黄汁出,里有赤黑脉而小肿;亦有全不令人知,忽以衣物触及摸着则痛,若故取,便不知处;亦有肉突起如鱼眼之状,赤黑惨痛彻骨。久结皆变至粕成疮,疮下深孔,如大针穿之状。
初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疔疮。令人恶寒,四肢强痛,兼忉忉然牵痛,一二日疮便变焦黑色,肿大光起,根硬强,全不得近,酸痛,皆其候也。在手足、头面、骨节间者最急,其余处则可也。毒入腹,则烦闷,恍惚不佳,或如醉,患此者,三二日便死。
《养生方》云∶人汗入诸食内,食之作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