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查古籍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转筋者,由荣卫气虚,风冷气搏于筋故也。手足之三阴三阳之筋,皆起于手足指,而并络于身。若血气不足,阴阳虚者,风冷邪气中于筋,随邪所中之筋,筋则转。转者,谓其转动也。经云∶足太阳下,血气皆少,则喜转筋,喜踵下痛者,是血气少则易虚,虚而风冷乘之故也。
诊其左手关上,肝脉也。沉为阴,阴实者,肝实也,苦肉动转筋。左手尺中名神门以后脉,足少阴经也,浮为阳,阳虚者,病苦转筋。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偃卧,展两胫两手,足外踵,指相向,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两膝寒、胫骨疼、转筋。
又法∶覆卧,傍视,立两踵,伸腰,鼻纳气。去转筋。
又云∶张胫两足指,号五息止,令人不转筋。极自用力张脚,痛挽两足指,号言宽大,去筋节急挛 痛。久行,身开张。
又云∶覆卧,傍视,立两踵,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已。除脚中弦痛、转筋、脚酸疼。一本云∶治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