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心腹相引痛者,足太阴之经与络俱虚,为寒冷邪气所乘故也。足太阴是脾之脉,起于足大指之端,上循属脾,络胃;其支脉,复从胃别上注心。经入于胃,络注于心。此二脉俱虚,为邪所乘,正气与邪气交争,在于经则胃脘急痛,在于络则心下急痛。经络之气往来,邪正相击,在于其间,所以心腹相引痛也。
太阴厥逆, 急挛,心腹引于腹也。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五卷。 分 100 门,包括外感、内伤、外证、妇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证见证等六篇,后附“丹溪翁传”。
心腹相引痛者,足太阴之经与络俱虚,为寒冷邪气所乘故也。足太阴是脾之脉,起于足大指之端,上循属脾,络胃;其支脉,复从胃别上注心。经入于胃,络注于心。此二脉俱虚,为邪所乘,正气与邪气交争,在于经则胃脘急痛,在于络则心下急痛。经络之气往来,邪正相击,在于其间,所以心腹相引痛也。
太阴厥逆, 急挛,心腹引于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