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查古籍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此谓得病十二日以上,六经俱受病讫,或已发汗吐下,而病证不解,邪热留于腑脏,致令病候多变,故曰坏伤寒。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牢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其脉沉紧,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饮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寸口脉洪而大,数而滑,洪大荣气长,滑数胃气实,荣长阳即盛,郁怫不得出,胃实即牢,大便难即干燥。三焦闭塞,津液不通,医发其汗,阳气盛不用,复重下之,胃燥热蓄,大便遂傧,小便不利。荣卫相搏,烦心发热,两目如火,鼻干面正赤,舌燥齿黄焦,大渴,故过经成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