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木鳖子_图缺)
味甘,温,无毒。主折伤,消结肿恶疮,生肌,止腰痛,除粉刺 ,妇人乳痈,肛门肿痛。藤生。叶有五花,状如薯蓣,叶青色面光。花黄。其子似栝蒌而极大,生青,熟红,肉上有刺。其核似鳖,故以为名。出郎州及南中。七、八月采之。(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醋摩消肿毒。
图经云木鳖子,出郎州及南中,今湖、岭诸州及杭、越、全、岳州亦有之。春生苗,作蔓,叶有五花,状如山芋,青色面光。四月生黄花,六月结实,似栝蒌而极大,生青,熟红,肉上有刺。其核似鳖,故以为名。每一实,有核三、四十枚,八月、九月采。岭南人取嫩实及苗叶作茹蒸食之。
孙用和治痔方∶以木鳖子三枚,去皮杵碎,砂盆内研如泥,以百沸汤一大碗,以上入盆器内,坐上熏之至通,手即洗,一日不过三、二次。
衍义曰∶木鳖子,蔓生,岁一枯。叶如蒲桃,实如大栝蒌,熟则红黄色,微有刺,不能刺人。
九月、十月熟,实中之子曰木鳖子。但根不死,春旋生苗,其子一头尖者为雄。凡植时,须雌雄相合,麻缕缠定;及其生也,则去其雄者,方结实。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木鳖子_图缺)
味甘,温,无毒。主折伤,消结肿恶疮,生肌,止腰痛,除粉刺 ,妇人乳痈,肛门肿痛。藤生。叶有五花,状如薯蓣,叶青色面光。花黄。其子似栝蒌而极大,生青,熟红,肉上有刺。其核似鳖,故以为名。出郎州及南中。七、八月采之。(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醋摩消肿毒。
图经云木鳖子,出郎州及南中,今湖、岭诸州及杭、越、全、岳州亦有之。春生苗,作蔓,叶有五花,状如山芋,青色面光。四月生黄花,六月结实,似栝蒌而极大,生青,熟红,肉上有刺。其核似鳖,故以为名。每一实,有核三、四十枚,八月、九月采。岭南人取嫩实及苗叶作茹蒸食之。
孙用和治痔方∶以木鳖子三枚,去皮杵碎,砂盆内研如泥,以百沸汤一大碗,以上入盆器内,坐上熏之至通,手即洗,一日不过三、二次。
衍义曰∶木鳖子,蔓生,岁一枯。叶如蒲桃,实如大栝蒌,熟则红黄色,微有刺,不能刺人。
九月、十月熟,实中之子曰木鳖子。但根不死,春旋生苗,其子一头尖者为雄。凡植时,须雌雄相合,麻缕缠定;及其生也,则去其雄者,方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