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微温,有毒。主暴水,症结积聚。生山南平泽。
唐本注云∶树高数仞,叶似梨、杏。花黄白。子黑色。今按陈藏器本草云∶乌臼叶好染皂。子多取压为油,涂头令黑变白,为灯极明。服一合,令人下痢,去阴下水。(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乌臼根皮,凉。治头风,通大小便。以慢火炙令脂汁尽,黄干后用。
斗门方∶治大便不通。用乌臼木方∶停一寸来,劈破,以水煎取小半盏,服之立通。不用多吃。其功神圣,兼能取水。
衍义曰∶乌臼,叶如小杏叶,但微薄而绿色差淡。子,八、九月熟,初青后黑,分为三瓣。取子出油,然灯及染发。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味苦,微温,有毒。主暴水,症结积聚。生山南平泽。
唐本注云∶树高数仞,叶似梨、杏。花黄白。子黑色。今按陈藏器本草云∶乌臼叶好染皂。子多取压为油,涂头令黑变白,为灯极明。服一合,令人下痢,去阴下水。(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乌臼根皮,凉。治头风,通大小便。以慢火炙令脂汁尽,黄干后用。
斗门方∶治大便不通。用乌臼木方∶停一寸来,劈破,以水煎取小半盏,服之立通。不用多吃。其功神圣,兼能取水。
衍义曰∶乌臼,叶如小杏叶,但微薄而绿色差淡。子,八、九月熟,初青后黑,分为三瓣。取子出油,然灯及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