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类本草》 紫荆木

    作者: 唐慎微

    (紫荆木_图缺)

    味苦,平,无毒。主破宿血,下五淋,浓煮服之。今人多于庭院间种者,花艳可爱。(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紫珠,寒。主解诸毒物,痈疽喉痹,飞尸蛊毒,肿下 ,蛇虺、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一名紫荆。树似黄荆,叶小无桠,非田氏之荆也。至秋子熟,正紫,圆如小珠。

    生江东,林泽间有之。日华子云∶紫荆木、通小肠。皮、梗同用。花功用亦同。

    图经曰∶紫荆,旧不着所生州郡,今处处有之,人多于庭院间种植。木似黄荆,叶小无桠,花深紫可爱。或云田氏之荆也。至秋子熟,如小珠,名紫珠。江东林泽间尤多。

    衍义曰∶紫荆木,春开紫花,甚细碎,共作朵生,出无常处。或生于木身之上,或附根土之下,直出花;花罢叶出,光紧,微圆。园圃间多植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