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类本草》 海桐皮

    作者: 唐慎微

    (海桐皮_图缺)

    味苦,平,无毒。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疳 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堪作绳索,入水不烂。出南海已南山谷。似梓一作桐白皮。(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温。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目赤。煎洗。

    图经曰∶海桐皮,出南海以南山谷,今雷州及近海州郡亦有之。叶如手大,作三花尖。

    皮若梓白皮而坚轫,可作绳,入水不烂。不拘时月采之。古方∶多用浸酒治风蹶。南唐筠州刺史王绍颜撰《续传信方》着其法云∶顷年予在姑熟之日,得腰膝痛不可忍。医以肾脏毒攻刺,诸药莫疗。因览《传信方》备有此验。立修制一剂,便减五分。步履便轻,故录之耳。

    海桐皮二两,牛膝、芎 、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半两,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八物净洗焙干细锉,生地黄以芦刀子切,用绵一两都包裹,入无灰酒二斗浸,冬二七日,夏一七日,候熟。空心食后,日午晚卧时时一杯,长令醺醺。合时不用添减,禁毒食。

    海药∶谨按《广志》云∶生南海山谷中。似桐皮,黄白色,故以名之。味苦,温,无毒。

    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