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类本草》 含水藤中水

    作者: 唐慎微

    味甘,平,无毒。主止渴,润五脏,山行无水处,断之得水可饮,清美,去湿痹,烦热。

    生岭南。叶似狗蹄。煮汁服之。主天行时气,捣叶敷中水烂疮,皮皲。刘欣期《交州记》亦载之也。

    海药云∶谨按《交州记》云∶生岭南及诸海山谷。状若葛,叶似枸杞。多在路行人乏水处,便吃此藤,故以为名。主烦渴心躁,天行疫气瘴疠,丹石发动,亦宜服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雪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