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大意
一见饮食.便发畏恶.谓之恶心.
内因
恶心非心经病.由胃口有虚有热有痰也.(丹溪)
外候
恶心者.无声无物.心下欲吐不吐.兀兀不宁.如畏舟车之状.(戴氏)
恶心分辨
胃有寒气恶心者.呕清水.不渴脉迟.胃有痰火恶心者.呕酸水.烦渴脉洪.(指掌)
治法
治宜开胃理气.挟寒温散.挟热清降.挟痰开导.挟虚调补.(汇补)
用药
主以二陈汤.加黄连、山栀、竹茹、藿香等.伤食.加山楂、麦芽.挟气.加桔梗、枳壳.
胃弱主以六君子汤.胃寒主以理中汤.
恶心选方
二陈汤(方见痰症) 六君子汤(方见中风) 温胆汤(方见惊悸怔忡) 归脾汤(方见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