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治汇补》 自序

    作者: 李用粹

    夫书以载道.非博无由考其详.学以穷理.非约不能操其要.神明于博约之间.而精一之道坦然昭着矣.岐俞之学.自皇古而递至兴朝.从庙堂而数夫草泽.千载群书.真足充栋.不患乎书不博.而患用书者骛博也.不患乎说不约.而患立说者拘约也.何则.索隐之材.驾前哲而攻已成之论.庸常之质.守一家而泥偶效之方.所以异学争鸣.同人互驳.求其贯通素难出入缓和者.几罕觏矣.予也谬叨家学.上参三坟之典.下考往哲之书.审其异同.穷其辨论.始知古人立说.适所以相济而非相悖也.如仲景治冬寒.而河间发明温暑.洁古理脾胃.而东垣发明内伤.子和攻痰饮.而丹溪发明阴虚.此六家者.古今称为医学之宗.迨夫冬寒之论.至王安道而中寒伤寒始明.温暑之论.至巢元方而热病中暑方晰.内伤之论.得罗谦甫而劳伤食伤乃别.痰饮之中.分湿痰燥痰.其帮助于隐君.阴虚之中.分真阴真阳.其论创自叔和.乃知古人立说.各有一长.取其所长.合为全璧.先圣后圣.其揆一也.然广征万卷.恐多岐亡羊.专执一说.是守株待兔.不若内遵经旨.外律诸家者为当耳.于是不揣孤陋.取古人书而汇集之.删其繁而存其要.补其缺而正其偏.每症列成一章.每章分为数节.其间首述灵素.示尊经也.下注书目.传道统也.冠以大意.提纲领也.赘以管见.补遗略也.稿凡三易.辑成数卷.颜其端曰证治汇补.盖欲以汇合古人之精意.而补古人之未备也.大概此集编次法.即为临症审治法.先以病因.详标本也.次以外候.察病状也.次条目.审经络也.次辨症.决疑似也.次脉象.凭折衷也.次治法.调虚实也.次劫法.垂奇方也.次用药.HT 入门也.续以附症.博学问也.终以方剂.与绳墨也.每症之中.首尾编次.皆列为十事.如是而大纲毕备.条理井然.合其章句.前后相贯.分其节目.次第成章.庶几流览诵读.无太繁太简之弊.俾贤智者.俯而就之.即不及者.亦 而致之.是或继往开来之一助耳.但病机变化.诚难尽于纸上陈言.证治玄融.岂易罄夫心中妙理.予才末学.兹集少文.是知规矩不足尽匠氏之巧.够率无以喻射者之智.彼临机应变.必俟神圣通心.举错合宜.方为化工在手.斯实望于世之君子.

    时康熙丁卯孟冬上浣申江李用粹修之氏题于杏花春雨书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叶霖
  • 作者:
    郭士遂
  • 作者:
    陈士铎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
  • 作者:
  •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