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加减甘露饮(《本事》) 治男子妇人小儿胃客热,口臭牙宣,赤眼口疮,一切疮疼已散未散,皆可服之。(丹溪云∶甘露饮,心肺胃药也。)
熟地黄 生地黄 天门冬(去心) 黄芩 枇杷叶(去毛) 山茵陈 枳壳 金钗石斛(各一两) 甘草 犀角(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食后临卧温服。小儿一服分作两服,更斟酌与之。
加减泻白散
桑白皮(三钱) 地骨皮(一钱半) 炙甘草(一钱半) 知母(七分) 黄芩(五分) 五味子(二十一粒)
麦门冬(五分) 桔梗(二钱)
上 咀,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远,一日二服。忌酒、湿面及辛热之物。
生香膏治口气热臭。
上用干甜瓜子,去壳研细,蜜少许调成膏,食后含化,或敷齿上尤妙。一方,空心洗漱讫,含化一丸,如枣核大。
地骨皮丸治肺热口臭,口中如胶,舌干发渴,小便多。
地骨皮 黄 桑白皮 山栀子 马兜铃(各等分)
上为细末,甘草膏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食后噙化。
升麻黄连丸治多食肉口臭,不欲闻其秽恶。
升麻 青皮(各半两) 黄连 黄芩(酒洗。各二两) 生姜 檀香 甘草(生用。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二丸,不拘时细嚼,白汤送下。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加减甘露饮(《本事》) 治男子妇人小儿胃客热,口臭牙宣,赤眼口疮,一切疮疼已散未散,皆可服之。(丹溪云∶甘露饮,心肺胃药也。)
熟地黄 生地黄 天门冬(去心) 黄芩 枇杷叶(去毛) 山茵陈 枳壳 金钗石斛(各一两) 甘草 犀角(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食后临卧温服。小儿一服分作两服,更斟酌与之。
加减泻白散
桑白皮(三钱) 地骨皮(一钱半) 炙甘草(一钱半) 知母(七分) 黄芩(五分) 五味子(二十一粒)
麦门冬(五分) 桔梗(二钱)
上 咀,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远,一日二服。忌酒、湿面及辛热之物。
生香膏治口气热臭。
上用干甜瓜子,去壳研细,蜜少许调成膏,食后含化,或敷齿上尤妙。一方,空心洗漱讫,含化一丸,如枣核大。
地骨皮丸治肺热口臭,口中如胶,舌干发渴,小便多。
地骨皮 黄 桑白皮 山栀子 马兜铃(各等分)
上为细末,甘草膏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食后噙化。
升麻黄连丸治多食肉口臭,不欲闻其秽恶。
升麻 青皮(各半两) 黄连 黄芩(酒洗。各二两) 生姜 檀香 甘草(生用。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二丸,不拘时细嚼,白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