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治准绳·疡医》 发眉

    作者: 王肯堂

    《鬼遗》云∶左右眉棱两处发为发眉。不拘在头尾,宜虑。未穴已前攻击在眉头,即攻入眼损睛。在眉后即攻下太阳,并宜戒慎。

    或问∶眉发疽毒何如?曰∶此疽从眉至头生疮黑色,渐渐肿漫满面,疮头坚硬如石,刺之无脓,惟出黄水,痛不可忍,闷乱呕逆是也,由脏腑积热,风毒上攻而然。急服紫金丹、金丹汗之;活命饮加黄连、桔梗、升麻,或黄连消毒饮,降火消毒之剂。六七日刺得黄白脓者可治,干枯紫陷,刺之无脓,吐逆烦躁,神昏不食者死。 或问∶眉心生疽何如?曰∶是名眉心疽,一名面风毒。属足太阳膀胱经,风热壅结,阴阳相滞而生。急服紫金丹、蟾酥丸汗之,或一粒金丹下之。若黑色痛甚,或麻或痒,寒热并作者,疔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