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痈疽目斜视上,黑睛紧小,白睛青赤,肝挟火邪,宜用泻青丸。
泻青丸方
当归(酒拌) 川芎 山栀仁(炒) 羌活 草龙胆(酒拌,炒) 防风 大黄(酒拌,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煎淡竹叶汤化下,日进二三服。如泻去大黄,加荆芥,或用黄连泻心汤一二剂,亦可。
〔薛〕按∶前症七恶中之三恶也。若肝脉弦紧洪数者,最当。亦有目视不正,睛不了了,脉微或浮者,乃真气虚也,宜用大补之剂。夫泻青者,泻肝经之火邪也,肝属木其色青故耳。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痈疽目斜视上,黑睛紧小,白睛青赤,肝挟火邪,宜用泻青丸。
泻青丸方
当归(酒拌) 川芎 山栀仁(炒) 羌活 草龙胆(酒拌,炒) 防风 大黄(酒拌,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煎淡竹叶汤化下,日进二三服。如泻去大黄,加荆芥,或用黄连泻心汤一二剂,亦可。
〔薛〕按∶前症七恶中之三恶也。若肝脉弦紧洪数者,最当。亦有目视不正,睛不了了,脉微或浮者,乃真气虚也,宜用大补之剂。夫泻青者,泻肝经之火邪也,肝属木其色青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