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辨症玉函》 痈疮

    痈疮之症至凶至恶者莫过发背然而别其阴阳治之无难不知阴阳各疮痈且皆不能奏效况易治乎故痈疮之症但当问其是阴是阳不当计其何轻何重也大约各痈疽疮症初发之时作痛作疼发寒发热多是阳症阳症初起必然红肿高突呼号叫喊自不能免若阴症则不然虽亦发寒发热而疼痛反觉少轻初发之时必现无数小疮头以欺世大势平陂而无高突之状面必色黯不若阳症之面红也治之少瘥死生反掌可不慎乎阳症之疮乃火之有余不能发泄或饮凉水水浆拥遏而成阳毒阴症之疮必生于富贵之人或繁华而兼忧郁或气恼而带房劳内水既干内火自炽蕴毒实深一旦溃发岂可以细小微剂望其生全乎与阳症治法大是悬殊然而阴阳虽有各别有毒瓦斯总无大异也吾今立一方统治阴阳痈疽之各疮无不神效但阳症小其剂阴症多其味也方名阴阳通治丹如若阴症各药倍一半加附子一钱可也余不可乱加此方之妙妙在金银花盖此味乃补阴之妙品又是散邪解毒之圣药然非多加则力薄而效浅吾所以用至三两也阳症何以相宜盖补阴正所以助阳气之不足阳生于阴原有妙用也若阴症尤其所宜加一倍则力大而气专加附子以达其经络无经不入引当归甘草之类同群共济更易奏功也倘世人不听吾言因循失治必致阴症变成坏症而阳症亦变为阴症而不可救者是则可怜也矣

    阴阳通治丹

    当归(一两)甘草(三钱)金银花(三两)车前子(五钱)水煎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汪绮石
  • 作者:
    薛己
  • 作者:
    薛己
  •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作者:
    张介宾
  • 作者:
    张介宾
  •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作者:
    林佩琴
  • 作者:
    朱肱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