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自我调养巧治病》 老年贫血

    老年贫血是一种红细胞数量减少(300万以下)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60%以下)的疾病,老年人由于偏食和消化功能降低,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中医属于“虚劳”范畴,与脏腑亏虚有关。病因主要有消化道寄生虫病、消化道肿瘤、痔疮、月经过多及老年人胃酸过少,吸收不良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无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不适等,严重者可引起低烧、心力衰竭等。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养。

    (一)起居调养法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受凉,适当休息。

    (2)积极治疗寄生虫病、慢性出血性疾病。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何首乌15~30克,菠菜120克,同煮服,每日1次。

    (2)仙鹤草30克,大枣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归脾丸,每次9克,每天2次。

    (2)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次。

    (3)阿胶补血膏,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三)饮食调养法

    宜进色、香、味俱佳,且易消化的食物,如肉末、肝泥、肉汤、蛋羹、菜泥、果汁等,多吃含铁食物如猪肝、菠菜、鸡蛋、黄豆等。

    (1)猪肝或牛肝150~200克,炒食,每日1次,连续吃2个月后贫血可明显改善。

    (2)菠菜60克,鸡蛋2个,姜丝、盐各适量,做汤,日服2次。

    (四)针灸调养法

    常用足三里、大椎、曲池、膈俞、命门等穴,每次取2~3穴,中弱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五)按摩调养法

    患者取坐位,暴露背部,家人用掌根在脊柱两侧自上向下按揉约3分钟,然后分别在血海、足三里、梁丘穴处按摩2分钟,每天1次。

    (六)其他调养法

    取肝、肾、脾、三焦、膈、内分泌等耳穴。用探棒找出穴位敏感点后,按揉片刻,将黄荆子置于0.5厘米2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贴压。轻揉,使患者感到酸、麻、胀、痛、烧灼感等。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3~5日换压丸1次.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高鼓峰
  •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作者:
    吴谦
  • 作者:
    日本、丹波康赖
  • 作者:
    叶桂述 吴金寿校
  • 作者:
    王泰林
  • 作者:
    王清源
  • 作者:
    吴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