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益母胜金丹调经行血.
砂仁拌熟地 酒蒸当归 酒蒸茺蔚子 土炒上白术 酒炒香附(各四两)酒炒白芍 酒蒸丹参(各三两) 酒蒸川芎(二两五钱)
以益母草八两.酒水各半熬膏.蜜丸.开水下.
独圣丸去瘀积.
五灵脂去土.炒烟尽.为末.醋丸.酒送下.
蒺藜汤治目赤肿痛.
白蒺藜(一钱五分) 荆芥 赤芍(各一钱) 羌活 防风(各七分) 甘草(五分) 加有须葱白二段
龙胆泻肝汤治肝经湿热.
龙胆草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 木通 生地 山栀 酒炒当归 黄芩 甘草(各五分)
解恨煎治暴怒伤肝.气逆胀满.
陈皮 半夏 浓朴 茯苓(各一钱五分) 苏叶 芍药(各一钱) 砂仁(七分)
如胁肋胀痛加白芥子一钱.如胸膈气滞加枳壳、香附、藿香.
调经饮治经阻气滞而作痛者.
当归(三钱) 牛膝 山楂 香附(各二钱) 青皮 茯苓(各一钱五分)
五子丸此方同六味丸八味丸合成.为种子之方.
枸杞子 菟丝子(各四两) 五味子 车前子 覆盆子(各二两)
石斛六两熬膏.蜜丸.开水下四钱.
赞育丹治男子精衰阳痿.而艰子息.
熟地 白术(各八两) 当归 枸杞(各六两) 杜仲 仙茅 韭子 巴戟肉 山茱萸 淫羊藿 肉苁蓉(各四两) 蛇床 附子 肉桂(各二两)
毓麟珠治妇人气血虚.而经不调不孕者.
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 川芎 炙草 杜仲 鹿角霜 川椒(各二两) 熟地 当归 菟丝子(各四两)
蜜丸.空心服.
安胎饮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茯苓 阿胶(各一钱) 白术(三钱) 炙草 艾叶(各三分)
紫苏饮
当归 川芎 紫苏(各一钱) 炙草 人参 白芍(各五分) 大腹皮(八分) 加姜一片葱白一寸
淡竹叶汤
淡竹叶(七片) 黄芩 知母 麦冬(各一钱) 茯苓(二钱)
羚羊角散
羚羊角 独活 当归(各二钱) 川芎 茯神 防风 炙甘草(各七分) 钩藤(三钱)桑寄生(二钱) 人参(八分)
茯苓升麻汤治妊娠小便不通.
茯苓(赤白各五钱) 升麻(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川芎(一钱) 苎根(三钱)
或调琥珀末二钱服更佳
黑神散隆冬寒月.及体气虚寒者用此.
桂心 当归 芍药 炙草 干姜 生地(各一两) 黑豆(二两) 附子(炮去皮五钱)
当归泽兰汤
当归 泽兰 酒芍 川芎 熟地(一钱五分) 延胡索 红花 香附 丹皮(各五分) 桃仁(七粒)
保产无忧汤临产日.先服一二剂.
酒洗当归(一钱五分) 川贝(一钱) 黄 (八分) 艾叶(七分) 酒芍(一钱二分)菟丝子(一钱四分) 姜汁炒浓朴(七分) 荆芥(八分) 枳壳(六分) 川芎(一钱三分)羌活(五分) 甘草(五分) 姜(三片)
加味八珍汤
人参 白术(各一钱) 茯苓(八分) 当归(五钱) 炙草(三分)川芎(一钱五分) 酒芍(二钱) 熟地(一钱五分) 乳香(五分) 酒炒丹参(三钱) 益母草(二钱)
加味归芎汤
当归(五钱) 川芎(三钱) 龟板(童便炙三钱) 妇人头发(一握烧灰存性)
脱花煎凡将产.先服此药催生最佳.胎死腹中.加朴硝三钱即下.
当归(八钱) 肉桂(二钱) 川芎 牛膝(各二钱) 车前子(一钱五分) 红花(一钱)
失笑丸治瘀血胀胞.并治儿枕痛.
五灵脂(去土炒) 蒲黄(炒)
等分为末.醋丸.每服三钱.酒下.
花蕊石散服此瘀血化水.其人即苏.
花蕊石(一斤) 上色硫黄(四两)
为末和匀.入瓦罐封固.用炭 二炷香.取研.童便酒下.
牛膝散治胎衣胀急.缓则不救.
牛膝 川芎 炒蒲黄 丹皮(各一两) 桂心(四钱) 当归(一两五钱)
共为末.每服五钱.水煎.
生化汤产后去瘀要药.
当归(三钱) 黑姜(五分) 川芎(一钱五分) 益母草(一钱) 桃仁(七粒研)
归姜汤产后心慌自汗.
当归(三钱) 黑姜(七分) 炒枣仁(一钱五分)
七珍散
人参 石菖蒲 生地 川芎(各一两) 防风 辰砂(各五钱) 细辛(一钱)
为末.薄荷汤调下.
古拜散产后受风诸症.
荆芥穗为末.每服三钱.生姜汤调下.
独活寄生汤
独活 桑寄生 防风 秦艽 威灵仙 牛膝 茯苓(各一钱) 桂心(五分) 细辛 炙草(各三分) 当归 金毛狗脊(各二钱)
桃仁汤
桃仁(十粒炒) 当归(三钱) 牛膝(二钱) 泽兰(三钱) 苏木(一钱)
二香散散寒消食.
砂仁 木香 黑姜 陈皮 炙甘草(各一两) 香附(三两)
共为末.
参苏饮
人参(一两) 苏木(三钱)
王不留行煎
王不留行(一钱五分) 通草(一钱) 赤芍(一钱五分) 葱白头(五个) 炒麦芽(三钱)
栝蒌乳香散
栝蒌(一个) 明乳香(二钱)
酒煎服.
香附饼
香附(一两) 麝香(二分)
共研匀.以蒲公英二两.酒调药敷之.
神仙太乙膏治一切痈疽.
元参 白芷 当归 肉桂 生地 赤芍 大黄(各一两) 黄丹(十三两炒筛)
用麻油二斤熬药.去渣成珠.入黄丹再熬为膏.
四物汤逍遥散 泽兰汤 八珍汤 六君子汤 生地四物汤(即四物汤去熟地用生地)五苓散 异功散 六味丸(即六味地黄汤)二陈汤 补中益气汤 五皮饮 平胃散 香砂六君子汤 十全大补汤 理中汤(即附子理中汤)小柴胡汤(以上诸方俱见卷一)柴胡疏肝散栝蒌散 五痿汤 芍药甘草汤 橘核丸 消瘰丸(以上诸方见肝部)推气散(见肺部)沉香降气丸 归脾汤 十补丸 安神定志丸 七福饮 秘旨安神丸(以上见心部) 左归丸 八味丸 右归丸(以上见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