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查古籍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影响骨生长的因素很多,内因如遗传基因的表达和激素的作用等,外因如营养及维生素供应等。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可明显促进骺板软骨生长,若成年前这两种激素分泌过少,可致骺板软骨生长缓慢,肢体短小而成侏儒;若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骺板生长加速,可导致巨人症。甲状旁腺素通过反馈机制调节血钙水平,其调节方式是激活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通过溶骨作用分解骨盐,释放Ca2+入血,从而提高血钙水平。甲状旁腺素过多,有可能因骨盐大量分解而导致纤维性骨炎。降钙素能抑制骨盐溶解,并刺激骨原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增强成骨活动,使血钙入骨形成骨盐。雌激素可与成骨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使其成骨活跃,产生足量的钙结合蛋白,促进类骨质的钙化。雌激素不足往往出现骨盐分解吸收过多,骨基质形成减少,绝经期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即起因于雌激素的不足。性腺发育不全可导致生长障碍而影响身高,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骨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维生素A可影响骨的生长速度,严重缺乏时骺板生长缓慢,以致骨生长迟缓甚至停止,维生素A过多则使破骨细胞过度活跃而易发生骨折,维生素C与成骨细胞合成胶原纤维有关,严重缺乏时,因骨的胶原纤维过少而易发生骨折,且骨折愈合极为缓慢。维生素D能影响骨钙的沉积,与类骨质能否及时钙化有关。儿童期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佝偻病,成人缺乏可导致骨软化症。近年发现成骨细胞表面有1,25-羟维生素D3(简称D3)受体,D3既可刺激成骨细胞分泌较多的钙结合蛋白,又能提高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而促进骨的钙化,临床疗效较好。
图4-17 关节软骨
图4-18 滑腊超微结构模图
新近还发现骨内存在一些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分离和纯化骨的各种细胞和骨体外培养等研究,已肯定有些活性物质是由成骨细胞产生的。这些活性物质分别对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起激活或抑制作用,有的表现出旁分泌或自分泌作用。由于这些物质的改建密切有关,因此有人认为骨内存在着使骨生成与骨分解吸收相偶联的偶联因子。例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1和6、巨噬细胞释放的肽刺激因子等。
其它如细胞外钙、氧自由基特别是超氧阴离子、二萜烯等均能影响骨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