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种子之方本无定轨,因人而药,各有所宜,寒者宜温,热者宜凉,滑者宜涩,虚者宜补,去其所偏则阴阳和,而生化着是,即种子之奇方也。今人不知此理,而但知传方,岂宜于彼者,亦宜于此耶?且或见一人偶中,而不论己之宜否,而偏听如神竞相制服,一若张冠李可戴也。况所传种子之方,大抵兴阳壮热之品居多,甚至 炼金石及制取毒秽悍劣,诸物炫诡矜奇,但助房中之乐,罔顾丧身之祸,求嗣者所宜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