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种福堂公选良方》 鼻

    作者: 叶桂原着、华岫云编

    治鼻渊脑漏方∶用羊卵子一对,去膜切片,顶大者尤妙,酱油陈酒拌之,放瓷碗内隔汤煮熟,以陈酒送下,治鼻渊方∶用老刀豆,文火焙干为末,酒服三钱,重者不过三服即愈。

    治鼻中时时流臭黄水,甚者脑亦时痛,名控脑砂,有虫在脑中∶用丝瓜藤近根处三五尺,烧存性为末,酒调服即愈。

    治鼻痔方∶霜梅(一个)蓖麻仁(七粒)生矾(少许)上三味同打,将丝绵包裹,塞鼻内,一日夜即愈。

    又方∶轻粉(二钱)杏仁(七粒去油)白矾(五钱)上为末,吹入即化为水。

    治鼻内生疔方∶烂黄鸡粪荔枝肉同打烂涂上即愈。

    治鼻息方∶七月七日,收甜瓜蒂阴干,临用一分研末,再用白矾少许,绵裹塞鼻。

    又方∶瓜蒂五分研末,麝香少许,含水口中,嗅味自落。

    治鼻衄方∶麦冬(五钱)生地(五钱)水煎服立止。

    又方∶绿豆粉(一两)细茶(二钱)上为末,凉水调服。

    又方∶马兰草汁一杯,吃下立止。

    又方∶栀子(炒黑)百草霜龙骨(火)京墨牡蛎(火)血余(存性)上为末。用茅花水蘸湿,蘸药入鼻孔。如无茅花,将纸捻水,蘸药入鼻孔即止。

    又方∶大蒜头(一个捣烂)左鼻衄,将蒜涂左足心;右鼻衄,涂右足心立止。一方左涂右,右涂左。

    又方∶用象牙屑吹入鼻中即愈。

    又方∶用生吴萸研末,津调涂足底心涌泉穴上;用山栀炒黑为末,吹鼻中效。

    又方∶胎发(烧灰)乌梅(一个)共研吹鼻中立止。

    治赤鼻方∶枇杷叶(去毛一两)栀子仁(五钱)上为末,每服二三钱,温酒下,早服去右边赤,晚服去左边赤,再用后敷药,忌食胡椒生姜敷药方∶木鳖子(去壳)大枫子(去壳)轻粉硫黄共为末,不时以唾调擦。亦治面疮风刺。

    又方∶用极臭盐蛋一二十个,煮熟取黄煎油一小盏,和细辛末、白菊花末各二钱调匀,常擦患处。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李珣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