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积热便结之症】内热烦躁,口苦舌干,小便赤涩,夜卧不宁,腹中胀闷,胸前苦浊,大便不行,此积热便结之症也。
【积热便结之因】或膏粱积热,热气聚于脾中而不散,或过服温热,热气伏于大肠而干结,皆能令人大便闭结也。
【积热便结之脉】右寸细数,肺热下遗。右寸大数,大肠积热。右关细数,脾家之热。
【积热便结之治】肺热下遗大肠,清肺饮。大肠积热者,黄连枳壳汤。脾家积热者,黄
清脾饮见前小便不利。
黄连枳壳汤
川黄连 枳壳
各半同煎。
黄连戊己汤见前小便不利。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积热便结之症】内热烦躁,口苦舌干,小便赤涩,夜卧不宁,腹中胀闷,胸前苦浊,大便不行,此积热便结之症也。
【积热便结之因】或膏粱积热,热气聚于脾中而不散,或过服温热,热气伏于大肠而干结,皆能令人大便闭结也。
【积热便结之脉】右寸细数,肺热下遗。右寸大数,大肠积热。右关细数,脾家之热。
【积热便结之治】肺热下遗大肠,清肺饮。大肠积热者,黄连枳壳汤。脾家积热者,黄
清脾饮见前小便不利。
黄连枳壳汤
川黄连 枳壳
各半同煎。
黄连戊己汤见前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