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内伤烦渴之症】吐泻后,心烦而渴,渴不引饮,不能消水,干在口而唇舌不干,此因
【内伤烦渴之因】大吐泻后,重亡津液,阴亡神躁,意乱烦心,则有内伤烦渴之症矣。
【内伤烦渴之脉】沉细而软,或见躁疾,或沉细而数,或浮大而空。
【内伤烦渴之治】脉若细软,人参生脉散、人参竹沥汤。脉细而数,六味地黄丸。脉
人参生脉散
人参 麦冬 北五味
人参竹沥汤人参汤冲竹沥服。
六味地黄丸见前。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内伤烦渴之症】吐泻后,心烦而渴,渴不引饮,不能消水,干在口而唇舌不干,此因
【内伤烦渴之因】大吐泻后,重亡津液,阴亡神躁,意乱烦心,则有内伤烦渴之症矣。
【内伤烦渴之脉】沉细而软,或见躁疾,或沉细而数,或浮大而空。
【内伤烦渴之治】脉若细软,人参生脉散、人参竹沥汤。脉细而数,六味地黄丸。脉
人参生脉散
人参 麦冬 北五味
人参竹沥汤人参汤冲竹沥服。
六味地黄丸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