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症因脉治》 脾虚泻

    【脾虚泻之症】身弱怯冷,面色痿黄,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时时泻薄,此

    【脾虚泻之因】脾气素虚,或大病后,过服寒冷,或饮食不节,劳伤脾胃,皆成脾虚泄

    【脾虚泻之脉】脉多微弱,或迟而缓,或迟而涩。和缓易治,弦急为逆。

    【脾虚泻之治】宜理中汤、四君子汤、参术膏、参苓白术散。肾阳虚,八味丸,补水之

    理中汤见前寒积门。

    四君子汤见前脾虚咳嗽门。

    参术膏

    人参 白术

    参苓白术散

    人参 白术 扁豆 莲肉 薏仁 白茯苓 山药 桔梗 干葛

    八味丸

    生地 丹皮 萸肉 泽泻 山药 白茯苓 肉桂 附子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
  • 作者:
    孙一奎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