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湿痰之症】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酸,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此
【湿痰之因】中气不足,胃阳不能消化,脾阳不能施布,则水谷停留,为痰为饮,而湿
【湿痰之脉】多见沉滑。滑实顽痰,滑软虚滞,滑而不数,脾湿成痰,滑而带数,湿热
【湿痰之治】燥湿则痰自化,理脾则痰营运,二陈平胃散,或二陈羌防汤。湿郁成热,栀连二陈汤。虚人六君子汤。带热,加栀、连。带寒,加姜、桂。
二陈平胃散见前食积咳嗽。
栀连二陈汤即二陈汤加栀、连。
二陈羌防汤
半夏 白茯苓 广皮甘草 羌活 防风
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湿痰之症】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酸,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此
【湿痰之因】中气不足,胃阳不能消化,脾阳不能施布,则水谷停留,为痰为饮,而湿
【湿痰之脉】多见沉滑。滑实顽痰,滑软虚滞,滑而不数,脾湿成痰,滑而带数,湿热
【湿痰之治】燥湿则痰自化,理脾则痰营运,二陈平胃散,或二陈羌防汤。湿郁成热,栀连二陈汤。虚人六君子汤。带热,加栀、连。带寒,加姜、桂。
二陈平胃散见前食积咳嗽。
栀连二陈汤即二陈汤加栀、连。
二陈羌防汤
半夏 白茯苓 广皮甘草 羌活 防风
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