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五指之骨,名锤骨,即各指本节之名也。若被打折,五指皆同,株连肿痛,因其筋皆相连也。手掌与背,其外体虽混一不分,而其骨在内,乃各指之本节相连而成者也。若手背与手心,皆坚硬壅肿热痛,必正其骨节,则无后患。若不实时调治,其所壅之血,后必化而为脓。气盛者,服疮毒之剂,调治可愈;气虚者,将来成漏矣。洗以散瘀和伤汤,贴万灵膏。
散瘀和血汤 万灵膏(俱见巅顶骨伤)
四肢图(图缺)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五指之骨,名锤骨,即各指本节之名也。若被打折,五指皆同,株连肿痛,因其筋皆相连也。手掌与背,其外体虽混一不分,而其骨在内,乃各指之本节相连而成者也。若手背与手心,皆坚硬壅肿热痛,必正其骨节,则无后患。若不实时调治,其所壅之血,后必化而为脓。气盛者,服疮毒之剂,调治可愈;气虚者,将来成漏矣。洗以散瘀和伤汤,贴万灵膏。
散瘀和血汤 万灵膏(俱见巅顶骨伤)
四肢图(图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