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查古籍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两颧骨者,面上两旁之高起大骨也。打仆损伤,青肿坚硬疼痛,牙车紧急,嚼物艰难,鼻孔出血,两唇掀翻,内服正骨紫金丹,外以海桐皮汤熏洗,口漱荜茇散,坐卧避冷处。
海桐皮汤专洗一切跌打损伤,筋骨骨错,疼痛不止。
海桐皮 铁钱透骨草 明净乳香 没药(各二钱) 当归(酒洗,一钱五分) 川椒(三钱) 川芎(一钱) 红花(一钱) 威灵仙 白芷 甘草 防风(各八分)
共为粗末,装白布袋内,扎口煎汤,熏洗患处。
荜茇散
荜茇 良姜 细辛(各一钱)
水三盅,煎一盅漱口。
正骨紫金丹(见两山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