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五官器分五种,略述于下:
1.触觉器皮肤内有神经,所以一触外物,它就能报告给脑子,而能知其何如。
2.嗅觉器鼻内粘膜有多数之嗅神经,所以外界香臭,一入鼻内,既能知之。
3.味觉器舌内含有多数之舌咽神经,故食物入口,而能辨别其何味也。
4.视觉器眼球内含视神经,故一遇外界之物映入,既能知之。眼球又有虹彩,能令昵孔散大或缩小。
5.听觉器耳之极深处,有听神经,故外音送入鼓膜,就可以次传到听神经,而知之也。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五官器分五种,略述于下:
1.触觉器皮肤内有神经,所以一触外物,它就能报告给脑子,而能知其何如。
2.嗅觉器鼻内粘膜有多数之嗅神经,所以外界香臭,一入鼻内,既能知之。
3.味觉器舌内含有多数之舌咽神经,故食物入口,而能辨别其何味也。
4.视觉器眼球内含视神经,故一遇外界之物映入,既能知之。眼球又有虹彩,能令昵孔散大或缩小。
5.听觉器耳之极深处,有听神经,故外音送入鼓膜,就可以次传到听神经,而知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