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痘疹失血。俱为危候。若气血旺。毒火盛而失血者。乃邪从血解。不可妄投止血之剂。惟宜清血解毒。若治之不止者凶。有气血虚而毒盛失血者。不治。有闷痘五窍流血者。不治。有痘倒而鼻流血水者。不治。有热证误投热剂而失血者。宜清凉解毒。痘未尽出而用寒凉。毒为凉激伤脾。不能运动其血。致逆于脏府之中。内毒搏滞于胸膈之上。积成秽血。妄行而暴吐衄昏晕。痘色淡白陷伏者。理中汤、独参汤并加肉桂。温补为主。所谓血脱益气。阳生阴长是也。若痘尖绽紫滞而衄者。乃毒火刑金。犀角地黄汤加炒黑山栀。有靥后余毒乘脾。脾气受伤。不能统血而衄。小剂参苓白术散加炒黑连、芍。若躁热闷乱。口干渴甚而衄。手足并热者。犀角地黄去丹皮加黄连、山栀、炮姜。亦有中气虚而不时哄热。手足时冷时热而衄。此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无根之火倏往倏来也。补中益气加芍药、肉桂。有毒盛壅炽。肺金受制。流注大肠而便血者。四物汤换生地加芩、连。若下血不止。昏睡不醒者危。凡痘中失血。惟从鼻出者。可治。从口中及口鼻齐出者。多不治。亦有从痘疮出者。则为走泄。走泄多则分肉空虚。毒无定位。是皆有犯于里。为难治也。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尤海燕老师主讲,国讯医药网络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作而成。 整个课程包括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上篇主要为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共四章;后篇主要讲述各种饮食的临床应用,分为十二章。
痘疹失血。俱为危候。若气血旺。毒火盛而失血者。乃邪从血解。不可妄投止血之剂。惟宜清血解毒。若治之不止者凶。有气血虚而毒盛失血者。不治。有闷痘五窍流血者。不治。有痘倒而鼻流血水者。不治。有热证误投热剂而失血者。宜清凉解毒。痘未尽出而用寒凉。毒为凉激伤脾。不能运动其血。致逆于脏府之中。内毒搏滞于胸膈之上。积成秽血。妄行而暴吐衄昏晕。痘色淡白陷伏者。理中汤、独参汤并加肉桂。温补为主。所谓血脱益气。阳生阴长是也。若痘尖绽紫滞而衄者。乃毒火刑金。犀角地黄汤加炒黑山栀。有靥后余毒乘脾。脾气受伤。不能统血而衄。小剂参苓白术散加炒黑连、芍。若躁热闷乱。口干渴甚而衄。手足并热者。犀角地黄去丹皮加黄连、山栀、炮姜。亦有中气虚而不时哄热。手足时冷时热而衄。此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无根之火倏往倏来也。补中益气加芍药、肉桂。有毒盛壅炽。肺金受制。流注大肠而便血者。四物汤换生地加芩、连。若下血不止。昏睡不醒者危。凡痘中失血。惟从鼻出者。可治。从口中及口鼻齐出者。多不治。亦有从痘疮出者。则为走泄。走泄多则分肉空虚。毒无定位。是皆有犯于里。为难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