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经曰。神有余则笑不休。又曰。在脏为心。在声为笑。在志为喜。又火太过为赫曦。赫曦之纪。其病笑谑狂妄。又云。少阴所主为喜笑。又云。精气并于心则喜。此数者皆言属心火也。先用泻心汤治其心火。次与六味丸滋其肾水。太仆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扁鹊云。其人唇口赤色者可治。青黑者死。若肾水亏涸。不胜心火。而喜笑不休。寻作不安之态者。六味地黄丸。肝木过盛。上挟心火。而喜笑不休者。柴胡清肝散。余兼别证各从其类而参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