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张氏医通》 胎证

    作者: 张璐

    小儿胎证。谓胎热。胎寒。胎黄。胎肥。胎弱。是也。胎热者。生下有血色。旬日之间。目闭面赤。眼胞肿。啼叫惊烦。壮热溺黄。

    大便色黄。急欲食乳。此在胎中受热。及膏粱内蕴。宜用清胃散之类。胎寒者。初生面色 白。

    啼声低小。或手足挛屈。或口噤不开。此母气虚寒。或在胎时。母过食生冷。或感寒气。宜用五味异功散之类。胎黄者体目俱黄。小便秘涩。不乳啼叫。或腹膨泄泻。此在胎时。母过食炙爆辛辣。致生湿热。宜用泻黄散之类。胎肥者。肌肉禀浓。目睛粉红。弥月后渐瘦。五心烦热。大便不利。口吻流涎。此受母之胃热所致也。乳母服大连翘汤。儿亦饮少许以疏利之。胎弱者面无精光。肌体瘦薄。身无血色。大便白水。时时哽气及哕。因父气不足者。六味地黄丸。因母气不足者。八珍汤。母子并服。近世初生小儿。概与化毒丹。及黄连、犀角、贝母、甘草、朱砂之属。殊不知此惟身面皆赤。胎禀多热毒者为宜。若身面皆白。胎禀虚寒。本来少毒者服之。反伐其始生之气。多致夭枉。当用连皮胡桃肉三枚研极烂。橄榄核三枚烧存性。明雄黄研细水飞净三分。甘草煎浓汁。和生白蜜数匙。研匀搅去滓。时时温服引出肾脏之毒。尝见服此者。多不出痘。即出亦稀。而无苦寒伤胃之患。可不辨虚实寒热。而漫投化毒之剂乎。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