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神水将枯。视珠外神水干涩不润。如蜒蚰之光。乃火气郁蒸。膏泽内竭之候。凡见此证。必成内障。若失调理。久久瞳神紧小。内结云翳。渐成瞽疾。盖瞳神小者。肝热肾虚。瞳神大者。肝虚肾热。此为肝热肾虚。初起珠头坠痛。大 微红。犹见三光者。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切忌吹点。若小儿素有疳证。粪如鸭溏而目疾。神将枯者死。热结膀胱证。神水将枯者。盖下水热蒸不清。故上亦不清。澄其源而流自清矣。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神水将枯。视珠外神水干涩不润。如蜒蚰之光。乃火气郁蒸。膏泽内竭之候。凡见此证。必成内障。若失调理。久久瞳神紧小。内结云翳。渐成瞽疾。盖瞳神小者。肝热肾虚。瞳神大者。肝虚肾热。此为肝热肾虚。初起珠头坠痛。大 微红。犹见三光者。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切忌吹点。若小儿素有疳证。粪如鸭溏而目疾。神将枯者死。热结膀胱证。神水将枯者。盖下水热蒸不清。故上亦不清。澄其源而流自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