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饮食调治

    肾炎是一种与饮食关系非常密切的疾病,尤其是水肿、贫血及肾功能减退者。要根据辨证分型,结合化验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食疗方案。

    1.鲫鱼羹

    大鲫鱼500g(剖开去内脏)、大蒜头20g(去皮洗净、捣烂)、胡椒3g(捣烂)、陈皮3g、砂仁3g(捣烂)、草拨3g。

    将椒蒜等放入鱼腹内,用线缚住,将陈皮、砂仁、荜拨用布包好与鱼放锅加水用文火炖熟烂,去药包,调味佐餐。

    适用于虚寒患者。

    2.黑豆鲤鱼汤

    炒黑豆30g(或赤小豆30g),鲤鱼250g(剖开去内脏)共煮汤食用。

    适用于肾虚患者。

    3.黄芪母鸡汤

    母鸡1只,(剖开,去头足、内脏切块)黄芪20g、白术20g、共炖烂喝汤、吃肉。

    适用于脾气虚水肿患者。

    4.冬瓜大蒜赤豆饮

    大冬瓜1个,一头切开纳入大蒜120g(捣烂去皮)、赤小豆60g。入锅蒸熟,取汁饮服。

    适用于湿热水肿患者。

    5.黄芪鲤鱼汤

    黄芪50g、鲤鱼500g(去鳞、剖开去内脏),生姜9g、共炖煮熟,去药,喝汤食肉。

    适用于脾肾气虚患者。

    6.狗肉煲

    熟附子15g、生姜20g(切片)、大蒜头30g(去皮捣烂)、狗肉250g(切块),共入锅内炖至狗肉熟烂、食肉饮汤。

    适用于脾肾阳虚患者。

    7.鳖肉滋肾汤

    鳖肉300g(切块)、杞子30g、熟地15g、山萸肉10g、冬虫草12g。共入瓦煲文火炖至鳖肉熟烂即成。随意食用。

    适用于肝肾阴虚患者。

    8.枸杞土茯苓汤

    猪尾1条(去毛洗净切块)、杞子15g、狗脊30g、土茯苓60g、黄芪30g。共入瓦煲内,加水,文火炖1.5小时,调

    味即可,随意饮用。

    适用于脾肾虚,蛋白尿多患者(精关不固)。

    9.杜仲炖羊肾

    杜仲20g(洗净)、五味子6g、羊肾2个(切开去脂膜、洗净切片)。共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炖1.5小时,调味。

    随意饮食。

    适用于肾虚高血压患者。

    10.芡实粥

    芡实30g、薏仁60g、糯米60g、白果10个(去壳),以上洗净入瓦煲,加水适量,文火煮粥,随量食用。

    适用于脾肾水湿,蛋白尿患者(精关不固)。

    11.海藻莲子汤

    海藻30g、莲子30g、芡实30g、山药30g、大枣9枚,共煮烂饮食。

    适用于脾虚蛋白尿患者。

    12.茅根车前薏米粥

    鲜茅根150g、鲜车前草150g、生薏米100g。

    将茅根、车前草加水适量煮半小时左右,取汁去渣,放入薏米煮熟。温服。

    适用于湿热患者。

    13.乌鸡蒸果蔻

    乌鸡1只(要1公斤以上者),草豆蔻30g、草果2枚。

    将鸡宰杀后,去毛及肠杂,洗净,将豆蔻、草果烧存性,掺入鸡腹内,扎定煮熟。空腹分食。

    适用于脾虚寒湿患者。

    14.归芪炖鸡

    母鸡1只(约1500g)、当归30g、黄芪60g。

    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再将当归、黄芪切片洗净,放入鸡腹内,加水调料。煨炖至鸡肉熟透脱骨即成。

    可分餐食肉喝汤。

    适用于气血两虚患者,血浆蛋白低者更宜。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沈子禄、徐师曾撰
  • 作者:
    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