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咸,温,有毒。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 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药性论》云∶君。主治肺风,鼻塞,身生白癜风,疡,斑点及浮风,瘾疹。《图经》云∶治风,速于诸蛇。然有大毒,头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只用中断干者,以酒浸去皮骨,炙过收之,不复蛀坏。其骨须远弃之,不然刺伤人与生者殆同。又治疥癞遍体,诸药不能及者。生∶南地。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味甘咸,温,有毒。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 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药性论》云∶君。主治肺风,鼻塞,身生白癜风,疡,斑点及浮风,瘾疹。《图经》云∶治风,速于诸蛇。然有大毒,头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只用中断干者,以酒浸去皮骨,炙过收之,不复蛀坏。其骨须远弃之,不然刺伤人与生者殆同。又治疥癞遍体,诸药不能及者。生∶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