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温,无毒。主中恶心腹痛,蛊毒疰忤鬼气,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其叶及根,嫩时采作茶片,炙碾煎服,能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日华子云∶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热及猫、犬百病。并可摩服。《斗门方》∶治阴毒伤寒。乌药子一合,炒令黑烟起,投入煎三、五沸,服一大盏。候汗去回阳立瘥。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味辛,温,无毒。主中恶心腹痛,蛊毒疰忤鬼气,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其叶及根,嫩时采作茶片,炙碾煎服,能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日华子云∶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热及猫、犬百病。并可摩服。《斗门方》∶治阴毒伤寒。乌药子一合,炒令黑烟起,投入煎三、五沸,服一大盏。候汗去回阳立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