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甘,平,无毒。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疗疸,耳聋,散痈肿。《药性论》云∶臣。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日华子云∶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明目,通小肠,排脓,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子名覆子。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味辛甘,平,无毒。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疗疸,耳聋,散痈肿。《药性论》云∶臣。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日华子云∶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明目,通小肠,排脓,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子名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