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查古籍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味苦,寒,无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实∶主胸痹。茎叶∶疗中热伤暑。日华子云∶味苦,冷,无毒。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手面皱,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炒用根∶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 疮疖。《唐本》注云∶今用根作粉,大宜服石,虚热人食之。崔元亮∶疗箭镞不出,捣根敷疮,日三易,自出。又治时疫,发黄,心狂烦热,闷不认人者。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膝、干漆。反∶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