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塞因之法妙难传,疏启中间峻补兼,此理若能知得透,谁云医道不通仙。塞治之法,甚则骇人耳目,可谓难也已!谓气无补法,人皆慎之,殊不知下气虚乏则中焦滞实。盖肾为生气之原,若先天气乏,不能与后天胃气相接,而喘胀生焉!故胸胁满甚,不若疏启于中,峻补于下,乃前贤之准绳。其功有快捷方式之妙,笔不尽述,惟知脉者能悟之。且用药之法,轻则泛上有碍,重则降下无妨。人参随下焦药,亦入下焦,不可不知。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塞因之法妙难传,疏启中间峻补兼,此理若能知得透,谁云医道不通仙。塞治之法,甚则骇人耳目,可谓难也已!谓气无补法,人皆慎之,殊不知下气虚乏则中焦滞实。盖肾为生气之原,若先天气乏,不能与后天胃气相接,而喘胀生焉!故胸胁满甚,不若疏启于中,峻补于下,乃前贤之准绳。其功有快捷方式之妙,笔不尽述,惟知脉者能悟之。且用药之法,轻则泛上有碍,重则降下无妨。人参随下焦药,亦入下焦,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