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五、鼻部手术与视力障碍

    鼻腔和鼻窦手术常发生一过性或永久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伴视野缺损,复视或眼肌麻痹等。感染由伤及眶壁、血管或淋巴管,或借解剖通道传入眼内。视力恢复视损害出现症状的时间、程度和恢复的速度而定;视力减退低于0.1或视力超过两月仍不恢复者预后较差。

    【诊断】

    1.手术直接损伤视神经,多蝶窦手术伤及,视力障碍程度较重且预后较差,若视神经断离则致永久性失明。受伤时有眼前闪光及疼痛的主诉。

    2.手术间接损伤视神经,多损伤眶壁致眶内血肿和肿胀,使视神经受压或发炎。一般较轻的视力减退,易于恢复。

    3.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多发生于类固醇类激素鼻下甲粘膜下注射或筛窦开放时伤及眼动脉所致。因血管痉挛,动脉栓塞或药物颗粒进入视网膜动脉形成血栓而引起。

    4.鼻窦及眼眶和颅底X线片、CT和MRI扫描图象均有助于明确手术损伤部位及视神经断离与骨管缺损的体征。

    【治疗】

    1.对手术后感染引起者宜抗感染治疗,随炎症消散,脓肿切开引流等眶内或球后压力解除而视力恢复。

    2.手术直接伤及视神经管,神经管宜开放减压,清除视神经鞘内血肿或骨片,检查视神经损伤程度。

    3.鼻粘膜下类固醇类药物注射时先抽吸无回血,注射应慢推勿施压和用量适当;发生视力突然减退甚至黑矇,应立即给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和吸氧。

    4.可应用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2、维生素B1、血管扩张

    剂地巴唑、菸酸、ATP,激素类药物。

更多中医书籍
  •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作者:
  • 作者:
  • 作者:
    昝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吴谦
  • 作者:
    赵晴
  •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作者:
    施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