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查古籍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1 试剂
1.1 用(人)HBsAg(亚型ad,ay)包被的聚乙烯珠子。
1.2 125I标记的(人)HBsAg(亚型ad,ay)试液。
1.30.01mol/L Tris缓冲液,内含4%牛血清白蛋白,pH7.4。
1.4 抗-HBs参比标准品,含抗-HBs10~160mIU /ml。采用四点法 或五点法。
2 测定
先将检品按估计效价稀释成不同倍数,使其cpm计数落在参比标准品直线范围内。一般10%肌注丙种球蛋白可进行10、20、40倍稀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进行500、1000、2000倍稀释。正式试验时根据预试结果调整稀释倍数。预试验用3个稀释倍数,正式试验用2个稀释倍数。
2.1 各取0.2ml参比标准品及不同稀释倍数的检品,加入反应盘的不同孔中。预试验时每个稀释倍数检品加1孔,正式试验每个稀释倍数检品加3孔。于每孔中小心加入一个HBsAg包被珠子,盖上密封胶纸,振荡或轻拍反应盘,排出气泡,并使珠子全部浸入液体中,置室温(15~30℃)结合18小时(16~20小时)。
2.2 去除胶纸,吸出孔内液体,每珠用4~5ml蒸馏水洗3次,最后一次尽量将水吸干。
2.3 于每孔中加0.2ml125I标记HBsAg试液,轻拍反应盘,排出气泡,并使珠子全部浸入液体中,盖上新的密封胶纸,置室温结合4小时(或45℃水浴2小时),去除胶纸,按2.2项冲洗。
2.4 用纸试管架将珠子从反应盘转移至塑料管中,其编号应与反应盘孔号一致。将反应管置适宜的井型γ计数器中计数cpm,洗后24小时内均可使用。
3 计算
3.1 先救求出参比标准品和各稀释倍数检品的平均cpm计数,以参比标准品抗-HBsmIu /ml为横座标,以cpm计数为纵座标在座标纸上作图,连接各点成一直线。
3.2 从标准直线上查出各稀释倍数检品的cpm计数点,并从此点向下作一垂直线,在横座标上查出抗-HBs mIU,再乘以检品稀释倍数,除以1000,求出2点或3点的平均值即为该检品的抗-HBs IU/ml。
4 注意事项
4.1 预试验时应按试剂盒要求做阳性和阴性对照。
4.2 冰箱保存的试剂,用前应先于室温内放置1小时。
4.3使用不能自动减本底的γ计数器时,应减本底后再计算。
4.4 所有测定操作应遵守同位素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